<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法官札记

        以学促做求实效 适应岗位创新绩

          发布时间:2016-08-15 09:29:0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徐扬,是今年5月刚刚进入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线上娱乐_365bet在线人民法院的一名新同志。初来乍到,就能够走上演讲台,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交流体会,我十分激动,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学促做求实效  适应岗位创新绩》。

            从市规划局办公室,到怎样获得免费office365_365bet线上娱乐_365bet在线人民法院审管办。崭新的环境陌生而又新奇,迎面而来的高标准专业要求令我措手不及。作为一名岗位新兵,如何讯速地适应新领域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门槛。答案只有一个:学习!

            学什么?学做事!学做人!怎么学?向典型榜样学!向前辈师长学!向业务尖子学!

        向典型榜样学。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刚入职,单位就组织学习了陈海发同志的先进事迹。陈海发同志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不讲条件,不推托、不回避、不抱怨的工作态度令我们动容。向陈海发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信念坚定、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向陈海发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职业追求;向陈海发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向陈海发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的坚强意志。以陈海发同志为榜样,发扬共产党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政法事业勤勉工作、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人生篇章。

           向前辈师长学习。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政法岗位的年轻人,由于各种经验不足,亟待大量的知识补给和能力提高。富兰克林说:“经验包含着珍贵的学问。”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拥有者大量宝贵经验的领导和同事正是我的前辈和师长。虚心向前辈师长学习,就要寻找差距、发现不足、奋力追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深化认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像巴尔金说的那样: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是创造的熔炉中最珍贵的矿石。把这珍贵的矿石投入到创造性的勇敢精神火焰中去冶炼,剔去夹杂的渣滓,将获得新的最珍贵金属。

            向业务尖子学习。要想在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学习好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启发思路,力争在思想上和业务素质上都有所收获。作为岗位新兵的我尤其应当向业务尖子看起,学业务、强素质、讲提高,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加强对法院工作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面对未来的工作,我充满信心,满怀动力。以学促做求实效,适应岗位创新绩。我将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活动,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以陈海发同志为榜样,本着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坚持精益求精,坚持最高标准,追求优质,追求卓越,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努力成为爱学习、重实践,能吃苦、讲奉献,守规矩、靠得住,这样的实干型人才,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以上就是我今天演讲的内容。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高姗    


        关闭窗口

        您是第 7325774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