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校园欺凌多诱发于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自我认知发展模糊的时期,具有情绪不稳定、性格叛逆的特点,很容易在自我情绪管理失衡的情况下走向校园欺凌的暴力行为和被欺凌的软弱境地。校园欺凌不仅给被欺凌者带来了伤害,还给欺凌双方的未来埋下了难以磨灭的隐患。同伴作为最重要的同辈群体,彼此之间的依恋对于他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我国的法律法规应该思考当青少年群体中出现欺凌现象时,家长、学校和社会相关组织应当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把家长和学校的相关责任写进法律条例中,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警机制和事后救济机制,才能减少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以及修复校园欺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关键词:校园欺凌;危害;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校园中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破坏校园氛围,其行为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欺凌现象是社会安全领域的“风险点”,学校要制定预测、预警、预防、预判制度,巩固和稳定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应成为子女成长的温暖港湾,家庭的重任是塑造子女健全的性格和正能量的处事原则。
一、校园欺凌现象
校园欺凌,又称为校园暴力,常表现为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行为。受害者长期遭受恶意的身体、心理和言语攻击,且通常因各种弱势因素无法反抗。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督导委公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定义了校园欺凌:“在学生之间发生的,蓄意或恶意,以肢体、言语及网络等多种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的方法,造成了学生的伤害”的事件。欺凌定义强调了校园欺凌的五个要素:主体是发生在学生间;恶意动机;采取了多种手段;实施侮辱行为;造成了身心伤害后果。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不敢告发欺凌者。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发达,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可塑的价值观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时代背景下不良社会风气和不健康网络环境的影响,加剧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二、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尤甚。孩子是否具有“与他人交往时的关怀和共鸣”的能力,取决于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区固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永远是孩子道德培养发展的第一校园。每个人从出生时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性格、感情、观念、行为和动机都受到了很深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与学校欺凌的发生密切相关。
独生子女家庭,再婚组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成长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家庭形态,存在家庭结构不全,父母子女教育不周,子女感受到的亲情和关爱不足,易形成性格上孤独冷漠,对人和事敏感,缺乏安全感和信赖感,不善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受到欺负或以粗暴的性格表现自己的情感。校园欺凌中所涉及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良的个性特征,都可归结为家庭因素。研究表明,缺乏温暖、频繁使用暴力惩罚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不睦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是负面的,且这些现象也往往出现在欺凌者的家庭中,被欺凌而隐忍的受害者同样具有以上特点。
(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在欺凌发生的原因中,青少年自身的要素占了重要的地位。
1.学生的心理、性格尚不成熟,自尊心要强,在学生之间的日常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常因自尊心作祟导致矛盾激化,诱发校园欺凌。
2.青少年学生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无法正确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摩擦,可能诱发欺凌行为。
3.由于认知能力不足,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和区分网络媒体暴力等概念,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容易使青少年沾染不良风气,从而导致欺凌。研究表明,频繁接触媒体暴力、暴力色彩影视剧的孩子在面对现实暴力时会更加麻木,缺乏是非辨识的能力。尤其是初中、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极容易受到网络媒体暴力的影响,形成误导,以暴力解决问题为上,学不到如何通过和平手段或温和手段解决争端的能力。
4.施暴者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实施欺凌行为的危害、后果和责任,导致了欺凌行为的发生,并易形成示范传染效应。被欺凌的人对欺负行为的防范能力不足,救助手段和途径的有限,促进了欺负行为的继续。
(三)学校层面的因素
学校层面存在学校管理制度与管理行为的缺失,学校文化建设缺失以及教师素质层次不齐等问题。学校应当是学生成长学习中的温暖港湾,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018年,笔者承办一起因校园欺凌引发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事件发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教室和走廊上,三名男同学合伙欺凌同班一男同学王某,挨打受辱的王某突然暴起反抗,拿起板凳砸向其中一名男同学,将其打伤入院。事后经查,涉案学生间曾多次发生过矛盾,却因班级疏于管理未及时发现化解疏导,救济不足,受欺凌者长期忍气吞声最终变为施暴者,不禁让人嗟吁。
1.教师是学校的舵手和管理者,其中班主任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实施者,预防学生欺凌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对于了解学生动态,进行班级管理有着天然的接触优势。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参加了欺凌的应对和处理。因此,班主任在预防和治疗学生欺凌暴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学校欺凌对策重点措施不到位,起到防线作用的班主任也缺乏应对学生欺凌的必要技能和方法,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校园欺凌问题,无法应对家长和舆论的压力。
2.学校对网络欺凌重视不够,欠缺对欺凌的心理干预等能力。教师崇高的品德修养,文明的语言,体面的举止,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学生的学习压力,同学之间的矛盾和人际困惑,都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解决,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保护。在繁重的教育任务下,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缺乏及时的沟通,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的表现可能导致学校的欺凌行为。另外,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的方法不恰当,会导致学生的问题长期存在,甚至造成教师和家长之间产生教育分歧和沟通矛盾。对违纪学生管理不严,教导不够,使得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少数学生,不愿意或根本不服老师从对自己的教育管理,从而导致违犯校纪校规的行为逐步转变为校园欺凌行为。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普法”的现象不容忽视,大多数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整天面对书海和题海,同学之间良好的交往体验必然不足,学校学生贫富差距较大,少数学生就会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端,成为同学中被欺负的对象,不重视身心健康教育,学业不好的学生选择逃避,远离集体的视线。马加爵案件就是这类现象的典型案件。也有不少学生受到不良社会的影响,沉迷于游戏,出入娱乐场所,模仿暴力满足私欲,是诱发校园欺凌的重要根源。笔者认为,针对校园欺凌原因,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开设心理疏导课程,开设传统的德育教育课程,循循善诱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未成年人往往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把不良的行为带入学校中。相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影视作品、短视频、网络游戏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暴力的认同和膜拜。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使学校俨然成为一个小“江湖”。
学校与社会的链接日益紧密,无明显的活动交界,致使复杂的社会场所的环境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学生活动氛围,学校管理权限受限,防治制度不健全,学校周边秩序难以控制等都是学校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五)法律制度的因素
法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部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从社会、家庭、司法、学校层面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然而,关于校园欺凌的规定不仅内容少,而且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从规定的内容和目的来看,侧重于保护未成年人和如何预防犯罪,很少有纪律规定,对违纪学生没有太大的威慑力,惩治力度过轻,欺凌他人造成后果,欺凌人的成本低,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处理校园欺凌中具体操作困难。有些规定不合时宜,对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界定不清,一旦发生校园欺凌面对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就会造成学校教师不敢对施暴者进行惩罚,为降低舆论影响可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目前,我国仍然迫切需要一部打击校园欺凌的专门法律法规,以使在司法实践中有法可依。
三、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
减少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齐头并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防治校园欺凌的工作格局。
(一)注重家庭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安全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稳固靠山。在孩子跟家长诉说被欺凌后,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一个“坚定维护”的明确承诺,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力量。要明确告诉孩子,错误的一方是欺凌者而不是自己,这是为了防止被欺凌者将问题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家长虽不是解决欺凌问题的最终力量,却是引导孩子正确应对欺凌的重要帮助者。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环境,是个体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正向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育孩子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行为方式。面对校园欺凌背后的道德品质问题,家庭教育最应该反思应当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塑造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二)青少年当自强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自身应当严以自律,以“友善”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要学会宽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能够正确的看到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退一步海阔天空”,敢于主动说“对不起”,使自己的周围充满轻松愉悦的人际环境。
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对待校园欺凌行为和现象,要勇敢的说“不”,形成浩然正气之风。同时,学生们自身应当广泛兴趣,树立健全的人格,融入到积极向上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在朗朗读书中茁壮成长。
(三)加强学校管理和职责
中小学要加强校园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校园超市、宿舍楼、教学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
学校要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主管领导要督促宿管人员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同时要求监控室值班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事件,要求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 向学生公布学校 “校园欺凌”救助电话,安排24小时校园应急救助电话。
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处理,并通知被欺凌和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学校应当配合有关部门根据欺凌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依法对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重视当事者心理创伤的治疗和恢复,减轻、消除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未成年人的逐渐早熟化,未成年人相关法规的“重保护,轻处罚”倾向有必要进行更新升级。必须正视、解决发生在未成年人之间的霸凌问题,把反对霸凌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原则和内涵提上立法议程。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应当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校园欺凌事件专门设立“校园欺凌法”,为校园撑起保护伞,让法律成为预防校园欺凌最重要的保障。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着眼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但并未将未成年人群体进行有效区分,以至于对未成年中的弱者缺少必要的保护。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效果欠佳且屡教不改者,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教育。如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不执行,对于已满14周岁多次违法者,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处罚,才会对他们形成威慑,以儆效尤。
对未满18岁者可以辅以警告等方式处置,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者,应施以更具有威慑力度的法律惩罚,让情节严重者由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真正的形成法律威慑。同时立法建设专门的少年罪犯管教机构,做到惩治和帮教并重。形成完善的校园欺凌法律体系,为治理校园欺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将来的未成年保护立法应做到教育、保护与惩戒并重,并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是应明确反对霸凌、惩戒未成年人施暴者的基本原则;二是不妨让学校承担整治校园暴力的职责,赋予学校适当惩戒权,对有暴力、霸凌倾向的学生及时施加管理、教育、批评;三是对屡教不改、多次施暴的情节恶劣者,有必要转入工读学校,以强力手段矫正其不良行为。这是既维护受害者权益又避免施暴者滑向深渊的对未成年人的真正保护,有利于每一个未成年人成长为健全的公民。
(五)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讲文明,树新风”,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和谐、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树立规则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提升社会道德风气,既要靠良知、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来“保驾护航”,通过强化监督,惩治社会恶行等一系列制度手段发出强烈信号,让善者无后顾之忧,让恶者不敢恶。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政府和行业自律应当“双管齐下”,开展互联网净网专项整治活动,精华网络环境,对娱乐影视行业加强监管和内容审查,弘扬和传播风清气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教育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正向引导青少年的成长。
校园欺凌的防控,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编织保护校园的保护网,为祖国的花朵提供健康成长的雨露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