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85后,90后已经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承担起社会里的各种角色。而在他们逐渐成为社当今社会的主力军的同时,全国范围内手里的离婚案件也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闪婚、恐婚、不婚的屡见不鲜。根据我国《婚姻法》: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那么是什么导致几年来离婚率越来越高呢?
(一)离婚成本变低。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财产分割模式清晰,对大多数人来说离婚成本是越来越贵了,这在物质角度来说没错。但从道德、精神损失、舆论压力的各个非物质层面来说的确是降低的。离婚之后带来的不再那么沉重的思想包袱、不再那么尖锐的舆论指责、不再那么遵守传统世俗观念,这从非物质方面来看,离婚成本大大降低。
(二)思想观念改变。现代人正从“为人活”的观念中逐步转向“为己活”:以往都是女性选择在家相夫教子洗衣做饭,男性则想办法维持一家的生计问题,他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即使有离婚的想法,但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老人安定平和,大部分都选择互相包容甚至容忍过完一生,却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活着。而现在的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85、90后,他们生在了中国最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后社会思想逐渐开放,同时他们的思想自然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人们慢慢意识到大多数失败婚姻里的两个人都有逃脱不掉责任,一旦产生矛盾选择离婚的人也就开始增多。就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与其两人一起被婚姻禁锢不如为了自由去选择离婚。不过也存在过分自由的情况,有很多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不够,把婚姻当作爱情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讲,结婚和他们确认男女朋友关系没什么区别,离婚就和分手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几道繁琐的程序罢了。
(三)父母的急于求成。现在有多少大学生刚毕业,不是面临着找工作,而是先被父母安排相亲结婚,在两个人对于彼此还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就被父母急匆匆送进婚姻的殿堂,最后因三观不和导致离婚的不在少数。现在虽然说结婚不再像以前那样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依然有很多年轻人早早的步入社会,父母希望他成家立业,可能十七八九就为人父母了,而他们在一起并没有什么牢靠的感情基础,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或媒人的介绍下很快结婚。很多懂事的孩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十分有担当了,但是在这个年纪都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在进行这个婚姻,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压力会接踵而至,彼此性格的缺点也会在对方的眼中无限扩大,本来年轻人的心气就比较浮躁,在处理家里矛盾的时候,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导致战斗升级最后离婚。
(四)经济基础与物质生活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物价上涨消费水平升高。因此现在的年轻夫妇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房贷车贷、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等。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85、90后们,他们一方面对这个社会充满好奇和信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社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对于刚起步的年轻夫妻,肯定会产生经济矛盾,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迫于这种压力,夫妻双方会把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和工作上,两个人组建家庭需要双方去经营,如果只顾忙工作而忽略了彼此之间的沟通,矛盾就会越来越多会最后导致选择离婚。
(五)寻觅到新交往对象的概率增加。以往父辈的恋爱成本高、效率低基本受困于当时的模式限制与信息途径的落后,大部分都是经由父母包办、媒人牵线、单位指派,写信半个月寄到,一封电报半个月伙食费,见个面要等半个月等,所以一般都会很珍惜对方与自己相处的时光,哪怕并没有真正的爱情。而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交软件越来越多,即使相隔万里、不同国籍也可以尽情交流,沟通方式方便简洁的同时沟通范围也拓宽了,人们的交友圈子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寻觅到新交往对象的概率也就越来越高。
以上也只是挑选了几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至于其他笔者不再一一赘述。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首先要摆正对婚姻的态度,婚姻事关三个家庭并非儿戏,既然已经携手走近婚姻的殿堂,就要好好珍惜,用心经营。